稀罕!內蒙古一牧民喜接65對雙胞胎羊羔


來到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

烏蘭其日嘎嘎查

牧民烏蘭其其格家時

他們夫妻二人正在羊圈裡

忙著給小羊羔找母羊餵奶

滿圈喜人的小羊羔撒著歡兒

給寒冷的冬季增添了

生命的活力

也帶來了新年豐收的喜悅



  這段時間,烏蘭其其格家的81只基礎母羊,產了146只羊羔,其中有65對是雙胞胎


  烏蘭其其格家世代在鄂托克草原養殖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這幾年,隨著養殖模式的轉變,頭腦靈活、敢闖敢試的烏蘭其其格率先踏上了畜種改良之路。

稀罕!內蒙古一牧民喜接65對雙胞胎羊羔


  烏蘭其其格告訴記者:“我們過去每年產一次羔子,改良以後兩年產三次羔子。我們以前雙胞胎率是百分之四五十,現在能上百分之八九十。2015年以前收入每年就是十多萬,這幾年達到四五十萬。


稀罕!內蒙古一牧民喜接65對雙胞胎羊羔


  烏蘭其其格通過自學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品種改良、標準化飼養等技術,縮短母羊繁育週期,實現了2年3茬產羔,產羔率從50%提高到180%,羊絨細度從18微米達到13.5微米,實現了科學養殖增產增收。


  由於不斷提升畜群飼養管理水平,堅持科學養殖,烏蘭其其格家的羊群質量持續提高,很多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養殖戶慕名而來選購他們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當作種公羊或基礎母羊。今年在政府的幫助下烏蘭其其格還建起了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配種站,為周邊牧民的羊群提供人工配種,帶領牧民共同依靠科學發家致富。


  烏蘭其其格說:“我們今年建起配種站以後,周圍鄰居的1000多隻羊都來了,今後把羊絨的細度和產量提起來,更好保護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的品種。”


  在鄂托克旗,像烏蘭其其格家這樣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高效養殖示範戶有218戶,他們通過提高母羊的繁殖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實現養殖的高質高效,是鄂托克旗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2021年,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還成為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中首批入選的受歐盟保護的地理標誌產品。內蒙古農畜產品品牌競爭力愈來愈強,品牌在農牧業提質增效中不斷髮揮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

內蒙古自治區深入學習貫徹

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力建設農畜產品生產基地


全國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絨來自內蒙古,2個千億級和10個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形成了農牧業“產業集群航母”。從2021年前三季度畜牧業生產形勢看,牲畜存欄7740.9萬頭只、肉類產量160萬噸,同比均保持增長,畜牧業生產可實現“十七連穩”。


內蒙古日報綜合整理報道

素材來源:自治區政府新聞辦 鄂托克發佈